欢迎光临豫北红色文化网官网!
活动动态

课程安排

联系我们

联系人:赵院长
电话:18003726288
微信号:1084326491
地址:安阳市龙安区马投涧王二岗村(红色文化) 安阳市新兴街南段二号中冠古玩城二楼(书画院)

谈根亲文化与红色文化及文字的关系

时间:2024-10-08 浏览:461次

  中国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大国,在漫漫的长河中,人们的智慧集中表现在文化和文字的创建中,文化和文字是联在一起的主题,有了文字才有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从而记载生活,记载社会,记载历史,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帶来方便,增添了色彩。为国家的兴衰、强胜、存亡、繁荣总结了经验和教训,文字成为人们进步读书学习的阶梯,在人们的生活中吟诗作画,书法,戏剧,杂技,小品,相声无不表现的淋漓 尽致,特别是新中国一部部红色 电影,展示了一代代的英雄楷模。

  所以, 根亲文化、红色文化、文字成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瑰宝。

  根亲文化的形成

  根文化是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先人在生活中创建的古代、近代的各地纪念堂、纪念馆、名盛古迹、古桥、古井等。成了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亲文化则是人生经历的体现,用文字“产生的仁义礼智信”及新中成立产生的红色文化,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等。是人类进步的软件建设。

  所以。根亲文化的产生,在中国历史上有着延续几千年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为更好地利用好根亲文化,做了深入地挖掘和探讨。2016年国务院授权河南省委、省政府出台文件指出:“实施全球华人根亲文化圣地建设工程”。“规划建设根亲文化主题基地”,“组织开展根亲文化节活动”,“积极打造根亲文化旅游线路”等等。把根亲文化列入了弘扬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六大战略支点的首位,作为文化自信的重要方面。这个文件为根亲文化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依据。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新时代弘扬根亲文化的重要性。既让中华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德行规范进一步在家庭,社会、中华民族的血液中,发扬广大,书写中华民族复兴的新篇章,又让紅色文化对新中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 命和建设所做的巨大贡献鼓励后人。

  ‌‌文字是根亲文化的灵魂,是一个民族与国家纪录根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成果。文字使人类从原始社会上升到文明社会,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文字不仅是语言的一种记录方式,更是文化和思想的载体,通过文字,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思想才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

  汉字在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中的作用

  汉字是根亲文化的重要组成,特点是能够准确记录语言,可以超越方言的差异。在各地方语言千差万别中,作为统一的书写系统,使得不同地域的人们能够相互理解和交流。

  中国文字的演变有力证明了根亲文化在各个时期的重要价值。也包括了地方中原大地黄河流域的历史文化。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根亲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就在黄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文明,诞生了夏、商、周等历史上著名的王朝,形成了独特的礼乐制度、文字系统、祭祀仪式、神话传说等文化遗产。

  黄河文化是黄河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和民族的多样文化元素,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包容和开放。

  安阳是黄河中游七大古都之一,是甲骨文的发祥地,根亲文化十分丰富,有易经、精忠报国的历史记载。有玄鸟的神话,即“玄鸟生商”的传说。

  安阳作为商王朝的遗址所在地,玄鸟是安阳历史和文化的象征,1986年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据文献记载,“安阳之名始见于三国时期,邺城为魏国的五都之一,属魏郡;十六国时期后赵、冉魏、前燕及北朝后期东魏、北齐均建都于邺城。隋唐以后安阳崛起,经宋、元、明、清为相州、彰德府地名。

  安阳的根亲文化使其拥有众多的文物古迹。殷墟就是典型的代表,甲骨文字丰富了殷墟古都。

  甲骨文,又称“契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年代zui早成熟的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 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甲骨文兼备传统“六书”中之“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已基本确立了构形方式,构形系统逐步发展成熟。其契文得到了字之精美,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

  随着社会的发展,金文,铸造在殷商与周朝的青铜器上,称为铭文,也叫钟鼎文,是继甲骨之后的创新。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叫作“钟鼎文。

  湖南衡山《禹王碑》是保存完好的金文及通称大篆文字的总和。包括钟鼎文、石鼓文、蝌蚪文、鸟虫篆。

  鸟虫篆,在商周时期,文王看到飞烏入室作鸟书。六国时期在兵器、熔器上盛行。秦代被列入六书八体。是先秦篆书的一种变体,到秦汉时期被广泛推崇,是根亲文化的代代传承。

  安阳玄鸟与鸟虫篆艺术紧密相连。所以,鸟虫书文字是一种经过美化和艺术化了的文字,可以说是文字美的创意,它所表现出来的那种鸟翔夔翱、繁复奇妙、生动华美的情调,将人们求美爱美的心态,发挥得活龙活现。

  查看精彩图片 ,鸟凤龙虫书法到春秋晚期,这种图腾文化早已转化为一种富于地方特色的风俗习惯,其外在风格的确定与中国南北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居民的心理气质和文化崇尚有着密切的关系。鸟虫篆传留自秦代,秦始皇宰相李斯写的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千字文《治夲于农,务茲家樯》。是十分宝贵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鸟虫篆文字。相继汉代印章以鸟虫篆设计制作的十分精美,广泛流行,如韓天衡,方介堪的印章,种类之多,图案新颖,对后人的传承、创新影响之大,都体现了根亲文化的源源流长。

  小篆,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公元前221年),推行“书同文,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创制了统一文字的书写形式。一直从秦朝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因为其字体优美,颇有古风古韵,所以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同时随着小篆的流用,而鸟虫篆这一装饰语言文字被先秦保留并传承至今。

  隶书,汉字的一种字体,有秦隶、汉隶等,一般认为由篆书发展而来,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

  根据出土简牍,隶书始创于秦朝,传说程邈作隶,汉隶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上承篆书传统,下开魏晋、南北朝,对后世书法有着深厚的影响,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曹全碑是汉代隶书的代表作品,风格秀逸。当代中书协副主席刘炳森的隶书字帖被称为精粹。

  行书,是一种书法统称,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它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行书”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书实用性和艺术性皆高。历朝历代的行书名家王義子、颜真卿、苏轼、黄庭坚、唐伯虎等都留下了宝贵的字帖。如兰亭、蜀素帖、松风阁诗帖、土母帖、落花史册等。

  所以说,根亲文化千变万化,文字的演变促进了思维的发展;是研究古代社会生活的绝好材料,是文化发展的重中之重。

  新时发展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成果和价值

  在二十届三中会议精神的鼓舞下,深刻学习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讲话。使我真正认识到,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

  通过回忆,总结我们利用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宣传人,教育人的良好社会效益,认为根亲文化、黄河文化、殷商文化都是新时代的需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所以为传承和保护好根亲文化,2009年,我们就努力挖掘马投涧镇王二岗村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于2019年筹建落成了王二岗红色文化教研基地,把王二岗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鸟虫篆书法和四股弦戏剧,残疾人的文学创作,传统古村落,城市知识青年扎根农村的事迹,老革 命前辈革 命传统教育等资源。进行了系统挖掘整合,坚定用王二岗红色文化资源作为乡村振兴的排头项目。

  我们付出大量时间,编写了王二岗的文化资料,用身边的革 命故事和传统文化为党员、干部、学生讲解王二岗的村史和个人成长史,激发爱国,爱家乡的热情。

  2019年,在全国人民以各种形式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的欢呼声中,挂牌成立了马投涧镇王二岗村红色文化筹备小组,打造王二岗村红色文化名牌。

  我们抓住大好时机,定方案,定时间,定任务,做到分工合作,想方设法完成红色文化筹建工作各项任务。

  六十、七十岁以上的老同志,是筹建红色文化教研基地的骨干,他们个个发挥余热,同心协力为王二岗村办一件用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教育后人的实事。

  当时,正值炎热的夏日,七十余岁的老同志不怕出力流汗,把一个年久失修,脏乱差的邢氏大院,自已动手,通过清垃圾、运废物,粉墙壁、修门窗,治房顶、防漏雨,不到两个多月的努力,使邢氏大院不但受到了保护,大大改观了红色文化教研基地的环境面貌。

  我们用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认真设计规划了邢氏大院,分别建成了红色教研基地三个展馆,村史馆、革 命斗争史纪念馆,知青记忆馆,分设了八个展厅。

  第 一展厅用王二岗的村史展,用王二岗村走出去的老红军邢真,用现退役军事专家王法安,用110位民兵、武工队战士、五十二团战士、抗美援朝战士、用四位烈士的事迹记载。展示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听党的话,跟党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仁人志士,都是红色文化在新时代的好教材。

  第二展厅,我们总结了王二岗乡土民情,农村发展状况。”用王二岗村的非物质文化遣产地方戏剧"四股弦”、剪纸作品、鸟虫篆作品进行展示,进一步促进根亲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让根亲文化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为当今为社会服务。

  第三展厅,"节俭持家生活用品展”,用王二岗群众,明朝时期,从山西洪洞县迁居此地,祖祖辈辈使用的生活用品桌椅、织布机、油灯等,让青少年通过参观,了解先人生活上的艰苦岁月,了解根亲文化的传承,珍惜幸福生活的來不易。

  第四展厅,农耕工具展,用几百年来,祖輩在发展农业生产中,所使用的镰刀,犁耧锄耙等,让后人了解农民,农村,农业的耕耘,播种、收割等劳动的艰辛,回忆工农红军在革 命的征程中,就是用这些农耕工具,在延安大生产运动中,突破生活难关,走上了长征路,进一步证明了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相结合的宝贵财富。

  革 命斗争史纪念馆,我们用开国大典的图片,展示毛泽东及老一辈革 命家建立新中国离不开他们和人民群众共同浴血奋战,流 血牺牲的精神。把中国共 产党创建的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旗渠精神和根亲文化岳飞,精忠报国的民族精神,妇好,中华第 一位女将军为商都强盛作出巨大贡献的爱国精神连在一起。有力说明了根亲文化、红色文化的一脉相称。

  继承创新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为新时代服务

  更使我难忘的是,在发展红色文化的同时,我十多年来,将病置之度外,发挥少年时期书写鸟虫篆的特长,潜心研究古体鸟虫篆书法,让根亲文化在新时代继承、创新和发展。

  我曾翻阅了大量鸟虫篆(鸟书)、篆刻资料,远到千里之外的湖南衡山考察鸟虫篆禹王碑,到四川成都考察秦始皇书寿字。认为鸟虫篆书体不但从历史上见证了几千年前人们创建根亲文字的智慧,也是先人用鸟虫篆这一语言文字做装饰品,将天地合一,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更是增强人们对传统文化观赏和研讨的可贵之处。我将中国文字从古至今,甲骨文、大篆、小篆到中国汉字的出现;并由繁体汉字到简化了的汉字,做了全面分析比较,认为小篆和大篆相比,字体更规范,每个字间的笔划结构严谨,布局合理。减少了大篆复杂的修饰笔划部分,既简练又便于识别和书写,易被大多数人接受,字体也更加清秀、端庄、利落。所以我把小篆加上鸟首书写成鸟虫篆书法,搬上大雅之堂,是对古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我书写的鸟虫篆长卷《千字文》、《毛泽东诗词》系列均长达20余米至50米,还书写了唐诗宋词等对联、中堂作品,裱装后供人观赏,受到广泛赞誉,令人深受鼓舞,其作品屡次参展获奖,在新、马、泰三国巡展中获一等奖,在台湾故宫展出中获一等奖,在全国政协礼堂人民日报新闻战线书画大展中获优 秀奖。

  2012年,书法作品和个人事迹入编《展望未来》影响中国学者系列大型丛书。

  2013年,鸟虫篆书法作品在北京中非论坛会议上赠送乌干达国王等外国友人。

  2014年,个人事迹和书法作品在人民日报主办的《新闻战线》杂志两 会特刊刊登。

  2015年,在安阳电视台现场接受采访非物质文化遗产鸟虫篆的创新发展,被授予安阳市zui美才艺老人称号。

  2017年,鹤壁市政府将鸟虫篆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其论文在中国装饰杂志上发表。

  2018年,设立了鸟虫篆书法艺术研究基地,深入学校教徒授艺。被龙安区授于乡土人才荣誉称号。

  2021年6月,创作百套鸟虫篆福寿作品,全部装裱赠送给安阳,汤阴,鹤壁,郑州,北京全国100名老党员、老英模、九十老人,祝福他们健康长寿,为建党一百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被安阳市评为关心下代先进工作者。

  2021年10月,在龙安区的安排下为来自德国、韩国、塔吉克斯坦的南开大学留学生讲解鸟虫篆的历史渊源,让鸟虫篆书法走向世界。

  2022年9月,安阳市龙安区文广体旅游局、龙安区龙图街甲骨文书屋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鸟虫篆书法展,

  举办大学生谈红色文化和读书座谈会,春节书写对联,特别是在龙图街甲骨书屋举办的座谈会上,龙安区区委副书记林文国同志为我介绍了两个身边的典型人物,拥军模范赵中福,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贾喜来,我都一一进行了拜访和报道,深受根亲文化和红色文化的鼓舞,受匪非浅。同年在林州红旗干部学院参加五老骨干培训学习,并获得结业证书。

  2023年,河南大学教授和九个国家的留学生在甲骨书屋参观鸟虫篆展示和现场交流指导。

  今天是我的粗浅工作汇报,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今后,我在红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传播工作中,要沿着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引的方向,继续发挥余热,充分利用王二岗红色文化教研基地,龙图街甲骨文书屋两个阵地,为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学生当好讲解员,用王二岗村的英雄人物和革 命斗争事例宣传人,教育人,鼓励人。并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以革 命前辈、雷锋、焦裕禄精神为榜样。做好肩负的根亲文化,殷商文化,黄河文化,安阳玄鸟文化等传统文化和安阳市、龙区红色文化的传承创新,用手中的笔,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鸟虫篆文字为新时代服务,为繁荣农村文化生活不断做出新贡献。


  赵平安

  2024年7月


扫一扫

扫一扫